电信网络诈骗是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,影响国家网络安全的严重犯罪行为。大学生成为遭受诈骗的“重灾区”。
电信网络诈骗正潜伏在我们的生活里,一通电话,一条消息,稍微放松警惕,就可能会卷入电信网络诈骗漩涡。下面为大家整理的防诈骗指南收好咯!
一、假冒身份,QQ、微信冒充好友诈骗
1、骗子假冒学校工作人员身份,以代缴学费、收取班费、材料工本费等各种名义进行诈骗。2、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、微信密码,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,熟悉对方情况后,冒充成该同学QQ、微信账号主人,对其好友以“交话费、生病急用钱”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。
二、校园贷诈骗
1、用“免抵押、低利息”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,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、管理费、保证金等费用。2、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,夸大培训效果,签订培训合同,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。3、与兼职诈骗结合,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“销售代理”。这些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,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,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。
三、网络兼职刷单诈骗
“高额工资、工作轻松、马上上岗、随时随地日赚百元不是问题!” 骗子一般会在你刷1至2单给你一个几元钱的诱饵,然后会让你垫付几笔大的资金,承诺购买成功后再将购买商品的本钱和佣金一并打给你。但是完成后,对方会以付款没有成功,卡单了,此单无效等理由,要求再次付款,才能将之前的资金一并拿回。此时你已经落入了骗子事先准备好的圈套。
四、助学金诈骗
冒充民政、教育局等单位工作人员,向贫困学生打电话、发短信,谎称可以领取助学金,要其提供银行卡号,然后以到账查询为由,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,将钱转走。
五、利用“勤工俭学”诈骗
利用大学生希望通过勤工俭学获得额外收入的心理,设置门槛较低、收入可观的工作岗位,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。一旦有人送上门,就以需要押金为由骗取大学生的钱财。
六、提供考题类诈骗
诈骗团伙通过非法渠道得到考生信息,然后给考生群发短信或者邮件,声称“能提供某某考试的试题、答案,也可以帮助改分,甚至是办假证”,一旦有受害人急于求成,试图作弊,按照犯罪分子的要求将钱款转入指定账户,就会被骗。
七、其他类型诈骗
除了上述几个类型,还有虚假中奖诈骗;电话欠费诈骗;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;冒充客服诈骗等等。
时刻警醒 严加防范
“五不一多”
不轻信;不泄密;不汇款;不刷单;不点击;多核实。
“八个凡是”
1、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,一律终止联系
2、凡是叫你汇款到“安全账户”的,一律终止联系
3、凡是通知中奖、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一律终止联系
4、凡是通知“家属”出事或有急事要先汇款的,一律终止联系
5、凡是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,一律终止联系
6、凡是要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,一律终止联系
7、凡是陌生网站(链接)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,一律终止联系
8、凡是自称教师、领导要求打款的,一律终止联系
万一被骗了,怎么办?
1.联系银行客服寻求补救措施,了解资金去向
2.及时拨打110报警
3.注意保存转账汇款凭证
同学们,电信网络诈骗会以各种社会热点做为诱饵,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,我们不可能熟知每个领域的知识,但可以通过关注“国家反诈中心”官方政务号,学习更多防骗知识,可以下载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,给自己添加一层防诈保护。
日常防诈识骗要时刻牢记“三不一多”原则:未知链接不点击、陌生来电不轻信、个人信息不透露、转账汇款多核实
全民反诈从我做起,让我们一起筑起防范之墙,共同守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。
撰稿:郭润璐
审核:邓姣姣